前言:
在每一年的考试结束之后,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谣言,搞得学生和学生家长人心惶惶。比如:历届生和应届生在录取分上有区别,历届生能填的学校受限制,历届生在招生中受到歧视等等。
那么复读生与应届生到底有什么区别?会不会受到歧视与限制呢?请继续向下阅读!
社会考生和应届生有什么不同:
事实上,区别真的不是太大,社会考生是与在校考生、在读考生相对的考生群体。
社会考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复读生,在考生的类型中也占了不小的比例。在招生过程中,应届生、历届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与变化,若是招生院校有特殊要求的,一定会在招生简章的备注栏中标注,考生可以在志愿填报时重点关注院校的招生备注栏。
那么除了中考、高考,在其他类考试中,社会类考生能否报名呢?
在一些公开报名的考试,例如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,除了符合条件的在校(在籍)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之外,其他符合条件的各界人士也可以参与。在考试报名的细则中,可以清楚地找到报考此次考试的考生要求,只要考生符合报考要求,理论上都是可以填报并参加考试的。
除了应届生以外,这一类参考的考生统称为“社会考生”。考生也不必过于担忧,社会类考生的参考占比每年都不在少数。
社会考生可以参加高考
历届生参加高考的考试试卷与应届生一样,没有区别。在分数的计算上也不会打折扣或者有额外加分,简单来说就是与应届生一样,同分同录取。
社会考生一般来说年龄都会比应届生大一些,所以部分高校或专业若是在年龄上有特殊限制,那么历届生需要重点注意,若是没有明确标注的,那么考生则都可以填报,不受限制。
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也与应届生相一致,登录招生考试网填报个人信息,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个人信息再进行考试缴费;现场确认需考生本人到高招办;需要带上户口本,身份证,文凭证书等证件。
事实上,社会考生的存在,说明我国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公平、公开,也说明受教育的权利是人人平等的。这种制度,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,提升自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