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入复旦大学同学家长在07届同全体高复同学家长会上的发言
-
点击:
4259
- 发布时间:9/29/2006
- 作者:新纪元高复
(感谢李俊同学母亲邝女士为此文精心准备并仔细校验)
各位老师、家长、同学:
你们好!
我是新纪元浦东高复2006届化学班学生——李俊家长。在2005年的高考中,孩子由于没考上理想的一本学校,心有不甘,决心来年再拼。曾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,我的孩子和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,怀着一颗复杂的心情,进入了高复班的学习。通过在该校一个多学期的学习,在这里我要先说明一下;2006年的第一学期,我的孩子是在普陀区的上海国泰外国语进修学院举办的台资—钧儒高复参加高复班学习的。当时去报名的时候,我是冲着该校的承诺——考上复旦、交大奖励一万元,再加上只看到了学校的表面现象,豪华装修上,心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,肯定能全身心地投入。没想到,孩子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,总觉得无论在师资力量、学习氛围上,都激发不起学习的热情,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。后来,孩子通过他本人的同学介绍,我又经过多方打听,不断搜集浦东新纪元高复班的各种信息,孩子本人又亲自到新纪元高复班进行了试听,抱着试试看的心情,于2005年的12月转入了,参加了高复班学习。心想,如果不行的话,再另找其它高复班,没想到,孩子刚进入高复班学习没多久,就被该校的学习氛围、师资力量、老师的敬业精神,犹如磁铁一般吸引住了,深深体会到:这里的的教师是相当出色的。孩子原来毕业于市重点中学——格致中学,相对来说,对本校师资力量的雄厚与否是比较有发言权的,孩子回家说:“妈妈,虽然学校硬件方面的条件是艰苦了一些,但是,这里的老师能够理解高复学生的心理状态,善于捕捉学生心理,一旦发现学生有反常的现象,就及时与学生沟通、与家长联系,建立起交流平台,做到人性化的学籍管理。帮助孩子树立信心、激发学习热情,鼓励孩子放下思想包袱,打开了心结,投入到紧张的高复生活中去。”这里的老师把每个学生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,他们以学校为家,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关心备至,一心扑在教育上,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,学习热情高涨,你追我赶,学习气氛比重点中学还浓厚。
紧张又难忘的复读时光转眼间过去了,回想起来,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。最重要的是,学校选对了,孩子成功了,实现了自己的理想,在2006年的高考中,以550分的高考成绩挤入了百年名校、进入了心仪的学校——复旦大学。
孩子选择了复读,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做呢?下面我谈谈自己几点意见:
一、学生进入高复班学习,就是应该抱着来吃苦的,应该付出比高中三年更多的努力,应尽快适应高复班的学习环境,跟着老师的思路走。而不能随心所欲,只有付出,才有收获,也可谓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
二、以一颗平常的父母心对待孩子。复读的学生压力很大,不论是精神上还是学业上的。如果家长还是过于殷勤或过于严厉,让孩子有一种欠父母太多的负疚感谢或重压之下的逆反心理,都会影响学生的复读效果。所以请切记不要总是提醒孩子复读的身份,应该让他们象在高一、高二学习时的感觉一样。
三、阶段性的鼓励不可少。作为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是不可能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。家长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。但不可以每天都问学生,让学生心烦意乱。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经常与学校、教师电话沟通,每个阶段考试成绩出来后,主动适当的与孩子谈心,表示一下关心和鼓励。切记不可因学生一、两次考试成绩低落而大发雷霆、冷言相激,那样孩子学习积极性会大打折扣。
四、淡化对学生生活的特别照顾。我认为,复读这一年,不能单纯的理解成为考大学而复读。这一年,应该在为他们升华自尊,树立一种长大成人,成就伟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,这是复读的真正意义。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病人,把自己当成保姆。每个学生只要一日三餐正常进食、营养足够了,没必要每天送汤、送菜、送补品,太过于无微不至的关心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。
五、把握好几个尺度:
1、 周日休息可以让学生听听音乐、睡个懒觉,吃一顿美餐,让学生把家当作放松自己的安乐窝。
2、 试着和孩子做朋友,让孩子把父母当作可以倾吐心声的对象。可以一起看电视,聊聊足球,或下盘棋争个你输我赢,还可以携手逛逛街吃顿肯德基、麦当劳。总之,你的任务是让孩子放下一周疲劳、轻松愉快的迎接下周的挑战。
3、 让孩子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去学习、生活,不额外的增加补习任务、打乱学生正常的学习规律。实践证明,那些踏踏实实按照老师要求去做的学生都有显著提高。
4、 把笑意写在脸上,把期待放在心里,把关心用在学校、老师的沟通上,相信你会真正了解你的孩子,真正知道怎样去关心鼓励他们,真正在他们奔向成功之路上助一臂之力。
最后,我在这里祝新纪元高复学校在今后的教学里程中,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,祝新一届的高复学生在来年的高考中,人人交出满意的答卷,敲开成功之门,跨入理想的学校。